首页 大秦之小兵传奇 下章
第二百三十章 无赖战法
 敖仓被汉军奇袭攻破!

 听到这个惊人的消息,正在衙内吃饭的曹咎差一点被噎住,他万万没有想到,打敖仓主意的不是秦军,而是刘邦的汉军。

 刘邦这个无赖,他,他居然敢和霸王作对?

 忿怒不已的曹咎被怒火冲得失去了理智,这一时他才省起司马欣曾经告诫过他,敖仓的守备应当加强!

 “快,请司马长史、极公等将军前来议事!”曹咎急声令道。

 然而,一切都已来不及了,心灰意冷的司马欣早在二之前就悄悄的离开了荥,对于他的去向楚军中没有人能说清,象司马欣这样一个,杀又杀不得、用又不可能用的闲人,是没有人会感兴趣去了解他的行踪的。

 “极公,刘邦竟然敢出兵敖仓,你速速去点齐兵马,与我抢回敖仓!”曹咎气急怒声喝道。

 这时他才醒悟过来,敖仓是粮秣的中转站,通过鸿沟这条水路粮秣就可以顺利的运抵楚军前线,而现在,他居然掉了敖仓,这真是不可原谅!

 “大司马,我军兵力单薄,这一出兵敖仓,万一作战不利,那岂不是连荥都保不住,到时候霸王怪罪恶下来!”极公急声谏道。

 “哼,你以为死守荥不出,霸王就不会责怪了吗?”曹咎厉声道。

 以曹咎和项羽的姻亲关系,他自然不用过多的担心项羽的责难,但纵公就不同了,到时候,总要找一个替死鬼出来以正军法的,而象极公这样领兵的裨将正是最佳的替罪羊人选。

 “诺!谨遵大司马令,属下这就点兵出征!”无奈之下,极公只得领兵而去。

 项羽善于用兵,但却不善于识人、用人。

 说实话,象曹咎这样的军事庸才让他处理一下后勤补给方向的杂务就差不多了。就算是真为他好,信任于他,那也应当将其留在彭城替自己管理后方,而象现在,将曹咎放到一方重镇主将的位置上,这不仅是对曹咎不公平,也是对自己不负责。

 轻视敖仓的重要,忽视刘邦地威胁。这是曹咎犯下的第一个错误,而随后,本应该死守荥的他又做出了第二个错误的决定,率兵试图去复夺敖仓,试想一下,先不问曹咎手中的这一点兵力能否打败精锐的汉军,单单论将领的才干,曹咎、纵公与周、张耳就差了何止是一丁半点。

 羞怒之下,曹咎点齐万余荥的一万兵卒沿甬道向敖仓开进,一路上却遭到张耳所部地层层阻击。三之内仅推进了不到二十里。而与此同时,嗅到强烈战机的周立率一支兵分袭空虚的荣城,一战竟下。

 随后。周又迅速回师与张耳一道夹击曹咎主力,两军在敖仓以南遭遇,一番战之后曹咎大败,溃退途中更遭周追杀落水而死,一万楚军只余下极公带领着约二千不到的残余向成皋一带逃奔而去。

 一时间,汉军连夺荣、敖仓,再加上本身居有的宛城、叶城等地方,可以说刘邦的势力得到了大大的扩张,按理说,刘邦应该大笑、狂笑、猛笑;然而。他此时却是想哭、大哭、痛哭!

 让刘邦如此伤心绝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万恶不赦、甚称他命中克星的傅戈。

 两国两军锋、不外乎斗智斗勇这四个字,不过这个字眼若是出现在刘邦和傅戈之间的比拼中,勇字是可以被省略掉地,剩下地就只有斗智了。

 起初,傅戈谋划的是刘邦倾主力谋夺荣,然后秦军便可乘隙将富庶的南一举拿下,如此既绝了刘邦地后路,也让他失去了回旋的余地。而且更重要的是刘邦兵发荣,那么他就等于是和项羽正式反目了。

 以项羽疾恶如仇的性格,岂能容忍刘邦在他眼皮子底下蹦来跳去,到时候一个回师猛扑,刘邦那一点可怜的乌合之众就会倾刻间灰飞烟灭,可惜,傅戈的如意算盘拔得,也比不过刘邦这条滑泥鳅。

 在获悉楚军留守大将是曹咎这个坯之后,一心想要发展成为继秦、楚之后第三股势力的刘邦遣出了周、张耳这二员经验丰富的战将去对付曹咎,而他自己则率领主力留驻宛城,并不失时机的开始联络故楚西部的地方长老,试图取代项羽成为楚国名义上地继承人。

 裂土分封之后,项羽将义帝熊心迁至江南,随后更是密令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敖将熊心给毒杀,如此一来虽然让项羽顺里成章的赢得了楚国第一继承人的地位,但也使相当一部分忠于王室的楚地长老们心生了芥蒂。

 刘邦正是要利用项羽的这一弱点大做文章,所以,他决定冒险,冒与项羽反目成仇的风险,冒着鸡蛋与石头相碰的巨大危险一试,因为他清楚:只有将自己和项羽区分割裂开来,他才能赢得楚中父老的支持。

 刘邦已经孤注一掷,这倒是有几分出乎傅戈的意料。

 这一次,刘邦没有按照傅戈设定地计划行事,这让秦军兵出武关奔袭宛城的图谋变得渺茫起来,唯今之计只有一条,那就是强攻宛城。

 以秦军目前的战力,三万秦军士兵对刘邦的六万留守部队,虽然战事会相当不容易,但也并不是没有取胜的可能。

 汉军连连在秦军手底下吃败仗,包括重要将领在内,对于和秦军战都没有什么信心,因此,就算在人数处于倍数优势的情况下,傅戈估计刘邦还是会选择坚守。

 重兵坚守的宛城不是一座可以轻易攻取的城市,在这种情况下,秦军若是强攻的话,难免会付出巨大的伤亡,而这不是傅戈想要的结果。

 刘邦已经使出了泼皮加无赖的作风,他是一个赌徒,他在赌傅戈拿他没有办法,的确,在得到刘邦分兵偷袭荣的消息后,傅戈一时确实没有什么好的计策,不过,随即他就想到了一个克制刘邦发展的“笨招。”

 那就是强行迁民,让困守于宛城等几座大城的汉军无粮可食。之所以说这是一个笨招是因为迁民的举措实行起来相当的困难,而且还会召致不愿意离开家乡的百姓群起反抗,这一招确实够笨的。

 但是,就目前的局势而言,这又是遏制刘邦发展的根本一招。

 采取强行移民的方式将南一带的百姓强迁入汉中起码有二点看得见的好处,那就是既弥补了汉中人力资源上的不足,又可以让缩城中的刘邦得不到足够的粮秣,土地再肥沃,没有人去耕种的话一切也是妄然。

 以秦军现有约三万之众的实力,驱赶百姓入汉中的计划实施起来虽然会有抵抗,但只要能保证大多数南颖川一带百姓进入汉中,那么一切就都好办了。

 “没有人种粮食,刘邦空有粮仓,也只能徒乎奈何?就算这个手段低劣了点,那也必须而为之。”傅戈心中已经下定了决心。

 自大秦新元三年的七月至八月的一个半月间,三万秦军数度兵出武关,但却又不去攻打由汉军重兵防御的坚城,他们只是派了二万余兵在宛城一带监视,其余军队则开始四处劫掠,以劝说加强制的手段将南一带的百姓分批赶往人烟稀少的汉中、巴蜀。

 秦军的这一措施立时起了以故楚、故韩国地方长老为首的宗族势力的强烈反对,他们开始煽动百姓抵制迁民的政策,对此,早就有所准备的傅戈祭出了“现身说法”宣传与武力威胁相加的策略,开动秦国强大的宣传机器,一群又一群早先自愿逃亡的秦国境内的韩人“宣传员”开始大肆宣扬自己过上的美好日子,他们的鼓动立即起到了成效。

 现身说法宣传这一套伎俩虽然看上去相当的拙劣,但对于经战之苦的普通百姓来说,有一个芶活性命的机会是那么的迫切与重要。

 韩人、秦人、魏人、楚人——,这些个身份其实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都一样,重要的不是身份,而是活命的机会。

 这些百姓留在南这个战之地,只能成为炮灰,在一次又一次的反复拉剧战中,男子被强征入伍,妇孺则充作粮秣,甚至于人饼子,强征入汉中虽然让他们背井离乡,但至少从长远来看,也保住了他们一息命脉。

 明白了这一点,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大多数百姓最终还是愿意背井离乡,离开祖祖辈辈居住的土地迁移到另一个陌生地方的原因了。

 对于那些心向刘邦的地方长老,傅戈也没有客气,借助强有力的军队,进行血淋淋的武力镇,得不到刘邦支援的地方叛势力在秦军势如雷霆的围剿下,很快就被镇了下去。
上章 大秦之小兵传奇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