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寡妇的儿子 下章
(65)市委市政府
 [第2章 下卷]

 第65节 (65)市委市政府

 第二天一大早,一行人在徐克局长的带领下,来到位于古城东郊的石井乡。。。

 走出繁忙拥挤的城市,视野开阔,让人心中有一种放松的感觉。

 绿油油的田野上,村民们在忙碌着,有的浇水,有的收菜,有的平整土地,一片繁忙的景象。

 石井乡的谭乡长远远地在马路上接。

 下车后,在谭乡长的带领下,来到田间地头,开始查看菜农们的蔬菜种植情况。一边走着,谭乡长一边介绍着情况。谭乡长:

 “我们古城,属内陆城市,一年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土地肥沃,旱能浇地,涝能排水,比较适合种蔬菜。加上种植蔬菜要比种植粮食有效益,村民们大都愿意种植蔬菜。”

 小海问:“是吗?种植蔬菜比种植粮食有效益?那谭乡长,你们乡有多少人?种了多少亩蔬菜?”

 “王市长,我们乡有近三万人,种了有近两万亩蔬菜。”

 “那菜农们的收益如何?每亩蔬菜每年能够有多少收益?”

 “菜农们的受益还好,每亩蔬菜每年能收入大概两三千块钱,比种粮食每亩不到一千块钱的收入强了许多。”

 “是吗?两三千块?”小海觉得太少了。

 看见马路傍,有一个三四十岁的菜农正在忙着收田里的青菜,小海领着大家走了过去。菜农看见一群领导模样的人向自己走来,也停下手中的活,站起身来。小海走到跟前问:

 “师傅,忙着呢?今年的收成如何呀”

 “和往年差不多吧,还行。”

 “家里有几口人呀?”

 “四口人,我和我老婆,还有两个孩子,一个十五岁上高中,一个十三岁上初中。”

 “家里有几亩地呀?”

 “家里有四口人,每人分一亩地,总共四亩地。”

 “除了种菜还中其他东西吗?”

 “四亩地,一亩多地种粮食自己吃,另外两亩多地种蔬菜,维持家里的正常开销。”

 “两亩多地的蔬菜,每年能有多少收入呀?”

 “每亩蔬菜每年除过农药,化肥,水电费后大约能有两千多块钱的收入,这还没有刨去人力费用。”

 小海听了心想,菜农辛辛苦苦种一亩菜地的收入,还不够官员们吃一顿饭呢。就:

 “如果刨去人工成本,每亩你挣多少钱?”

 “要是刨去人工成本的话,就没有多少利润了。蔬菜不比粮食,种完了要常常照看着,很费工,而粮食种后可以不用太管。”

 “收入不高,那你们还种菜?”小海自己虽然是山村走出来的,知道农民的辛苦,可对种菜卖菜却了解不多。过去家里种点菜主要是为了吃,很少去卖的。

 “不种怎么办?我们是农民,土地就是我们的养命之本,我们总不能让地荒着,什么也不种吧。”

 “一年的收入够用吗?”

 “哪里能够?四口人的花销五千多块钱哪里能够?尤其是两个孩子,一个上高中,一个上初中,除了学费、书本费之外,隔一段时间学校就找借口收一回钱,隔一段时间学校就找借口收一回钱,一年不知道要收多少钱?让人是敢怒不敢言呀。还有家里人的其他花销,生了病的医疗费等等都要从这里面出。”

 “是吗?那不够用了怎么办呢?”

 “不够用了,就靠农闲时出外给别人打打零工挣钱来补贴了,要不,能有什么办法?”

 “有没有其他增加收入的办法?”小海问。

 “当然有,这要靠政府帮我们想办法,你们不是拿着国家的工资吗?”

 小海听了:“师傅,你放心,我们会帮你们想办法的。”

 和中年菜农谈完之后,继续向前走,看见前面一个六十岁左右的老农正在田间浇水,小海走过去。老农看见一群领导模样的人向自己走来,停下了活。小海问:

 “大叔,您浇水呢,您这么大年纪腿脚不方便,为何不让年轻人来呀?”

 “唉,别提了,儿子倒是有两个,可人家不愿意干,嫌种菜不挣钱,都到外面打工去了,一年难得回来一次。”

 “家里有几口人呀?”

 “家里大大小小,儿子,媳妇,孙子有七口人。”

 “家里生活还宽裕吗?”

 “要宽裕,这几年是是比过去强了许多。儿子带着媳妇、孙子都到外面打工去了,家里就剩下我和老太婆。自己种点粮食,再种点蔬菜,儿子有时回来还帮帮忙,有吃的,还有零花钱,比过去一家人都靠着几亩菜地过活强多了。”

 “有什么困难吗?”

 “要困难还真有。你看看,我们这些菜农,种好了菜,总要销售出去才能变成钱不是?一般情况下,都是菜贩子上门收购。可菜贩子不固定,有时来,有时不来,每年家家都会有不少菜烂在地里,多可惜呀,那可都是我们自己的血汗呀。要是有人能帮我们搞好销售就好了,我们就省心了,菜也不会烂在地里了。”

 “大叔,你的建议不错,我们会考虑的。”完,小海接着问:

 “大叔,您还有没有建议?也。”

 “要建议我还真有一个,过年我儿子从南方打工回来,告诉我,现在有一些新的蔬菜种植方法,不但能提高蔬菜的产量,而且能提高收入,每亩地收入可以达到一万元以上。要是这样的话,我儿子媳妇也就不用到外面打工了,在家里种菜多好,我们老两口也有人照料。”

 小海听了点点头:“大叔,你的建议很好,我记下了,我们回去一定研究研究,我想很快会有结果的。”

 “呵呵,那就好,那就好。”老人很满意地。

 和老人谈过之后,小海看见前面有个村子,就和大家一起向村子走去。

 在路上谭乡长告诉市长,这个村叫莲子村。小海边走边:

 “同志们,你们都听见了吧,菜农种菜不挣钱,谁还愿意种菜?市民蔬菜供应如何保证?”

 主管农业的副市长张明:“是得想想办法,想办法提高菜农的种菜收入。”

 农业局长徐克:“回去我们马上研究。”

 进了村子,一条不宽不窄较为凌乱的土街道两边,参差不齐地排列着一家家院落,有楼房,有瓦房。院墙有砖墙,也有土坯墙。

 走进一个由土坯墙围成的院子,院子里有三间瓦房。一个老头正蹲在院子里的煤炉旁边熬药,空气中有一股浓重的药味。

 看着一群人进来,老头站起身来。谭乡长赶紧走上前去,对老头:

 “大叔,领导们看你来了。”

 “是吗?谢谢领导们,谢谢领导们来看我。”

 小海走上前握了握老人的手,问:“大叔,你老人家今年多大了?”

 “我呀,今年整整65岁了。”

 “你这是给谁熬的药呀?”小海问。

 “还能是谁,就是我那病在上的老太婆呀。”

 “大娘怎么了?病了多长时间了?”

 “唉,别提了,病了两年了多了。”

 “那为何呆在家里,不上医院去看病?”

 “我们也想呀。开始的时候是去了城里的医院,可是几次之后就再也去不起了。也不知道现在的医院怎么了?看病排队不用,看病的程序也比过去复杂多了,一会这个检查,一会那个检查,一会CT,一会X光,都不知道要查什么?而且价格贵的要命,几次就把我们一家多年的积蓄花了个光。没有钱人家就让我们出院,不给看病了。”

 小海听了问:“那后来就没有想想别的办法?”

 “想了呀,怎么能不想办法呢?住院是住不起了,后来有人建议我去看中医,中医便宜,可以不用住院,躺在家里熬药、吃药就行了。我就照着做了,可两年下来,病情并没有什么好转,我看这样下去,就只有等死了。”

 小海听了心里不好受。就问:“老人家,家里还有其他亲人吗?”

 “有呀,我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嫁的远,家境也不好,管不上我们。儿子呆在家里种菜又挣不了几个钱,老伴病了之后,儿子和媳妇就出去给人打工去了,为的是多挣几个钱好给老伴看病。留我在家里一边照看着老伴,一边种我那几亩菜地。”

 “那村里,乡里就没人管吗?”

 “谁管呀?现在土地都承包了,大家各管各,谁还有心思管我们呀?”

 小海听了回头看了看,谭乡长低下了头。小海:

 “谭乡长,这件事你来处理,总不能让人等死吧?要尽快让大娘住进医院好好治疗,所需费用和有关单位商量解决。”

 “是,市长,我马上派人去办。”

 回头又对老人:“大叔,你放心,大娘很快就会被送进医院治疗的,大娘一定会没事的。”

 “谢谢,谢谢领导,谢谢政府。”老头一边作揖一边感激的道。
上章 寡妇的儿子 下章